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从“黄金带”到“世界杯”——云咖以风土为凭竞逐世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5:20:32  来源: 云南网

  北纬25°至南纬25°,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黄金带”。云南,位于北纬22°至25°,年均气温约21℃,高海拔地形与显著昼夜温差,配合肥沃且呈酸性的土壤,构成了云南作为中国最大咖啡产区的核心优势。

咖农正在采摘咖啡鲜果。受访者供图

  九月春城,云咖飘香。作为国内首个产地型专业咖啡展会,第二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暨2025云南国际咖啡展在昆明举行。展会为期3天,吸引了来自86个国家的3.5万名专业采购商共襄盛举。

  无数咖啡“发烧友”们在此欢聚,共同见证云南咖啡的华丽转身——从“原料产地”向“品牌策源地”的深刻蜕变。

  良种良法奠定基石 发酵革命精准雕琢

  云南要走精品咖啡之路,“良种良法”是关键环节。近年来,云南省出台“咖六条”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首条即明确:“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种植效益”。自2022年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发布《云南省精品咖啡种植区划》和《云南省咖啡优质品种推荐地图》,依据“适地适品适种”原则,为咖啡产业绘制了精品化发展的科学蓝图。

爱伲瑰夏咖啡庄园晒场。受访者供图

  这一理念的成效,在爱伲咖啡创始人、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辉分享的案例中得到了生动印证:“爱伲瑰夏咖啡庄园的咖农在改种瑰夏之后,鲜果收购价达到老品种卡蒂姆的4倍,我们的咖农种植1亩咖啡的收益等于一下子种了4亩。”“良种良法”带来的良性循环,正在源头激活产业链的生机。

  而在“从种子到杯子”的产业前端,将咖啡鲜果转化为稳定卓越的杯中风味,需要种植端与加工端的协同发力。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的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胡永金教授发布了针对云南咖啡风味提升的专属发酵工艺。他形象地比喻:“传统发酵如同‘野外聚餐’,而定向发酵则像是请来‘米其林主厨团队’,能精准设计每一杯咖啡的风味。”这项技术通过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发酵过程中风味不稳定、品质差异大等问题,显著提升咖啡醇厚度与香气层次,从而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对于品质一致性的严苛要求。

  技术的突破迅速在市场激起回响。在花香四溢的4号馆内,云南乐咖的“山牧也”果咖系列吸引大量咖啡爱好者驻足试饮。佛手柑、椰子、葡萄等风味产品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对果咖的高接受度,印证了微生物定向发酵技术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云南乐咖现场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科技与市场无缝衔接的成功实践。

  平台聚力跨界融合 文化赋能品牌增值

  长期以来,“原料优势明显但品牌建设不足”是云南咖啡产业必须直面的课题。那么,“从云南到世界”的市场端,如何对接全球消费趋势,探索品牌建设与国内外市场协同策略,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

  第二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暨2025云南国际咖啡展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吸引全球21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8家企业参展。其间,共接待14.5万人次到场参观,其中,国内外专业观众超3.5万人次,现场成交额近3亿元,观众人数及成交额均创历届新高。

  设置在4号馆的2025云南国际咖啡展,以“融合”与“体验”为核心,通过年轻化的场馆设计,内设展示区、活动区、休憩区、集市区,各板块功能明确,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云南咖啡的窗口。由保山、普洱、德宏等咖啡核心产区联合组建的“云南咖啡”特色展团,巧妙融入佤族非遗等民族元素,集中打造“云咖”品牌整体形象。同时联动部分州(市)发布文旅路线,实现咖啡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副主任牟婉婷表示,本次新增2025云南国际咖啡展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打造了首个“产地型”专业咖啡展会,并通过与花卉、热植等多产业联展,形成资源共享的“生态矩阵”,为上下游产业创造更多机遇,推动合作从种植端延伸至全产业链,为云南咖啡构建了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

  在展会现场,“云云南南”的咖啡拉花体验与精品咖啡杯测会成为爆款打卡点。拉花体验区以“沉浸式实操”吸引参与者亲手制作拉花;杯测会单次参与人数超百人,咖啡师引导大家系统品鉴咖啡的干香、湿香、醇厚度等多重维度。这种深度的互动,让消费者们真正读懂云南咖啡的风土语言。

普洱美丽星村有风咖谷俯瞰图。受访者供图

  在普洱市美丽星村有风咖谷,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发的“一户一体验”经营业态颇具特色;在比顿咖啡“万亩咖啡基地”的施肥和采收季节,当地农户参与除草、施肥、采摘和加工等季节性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普洱漫崖咖啡庄园的咖啡文化博物馆陈列的全球咖啡器具与食材中,了解“一颗咖啡豆”的跨洋旅程……云南咖啡正通过与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独特的品牌叙事。

  打通产业链的“关键动脉”,高效的供应链支撑为“云品出滇”保驾护航。据普洱优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商品部主管杨蛟介绍,他们通过产品库建立、物流生产组织整合、销售渠道对接、品牌/IP打造等环节,打通自营供应链“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灵活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本次组团参展效果显著,多家企业产品销售一空,市场反馈热烈。

  “黄金带”激发风土潜能 “世界杯”竞逐时代浪潮

  随着全球咖啡消费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咖啡“发烧友”渴望追溯产地、探索源头。正如法国勃艮第葡萄酒强调风土(Terroir),哥斯达黎加的咖啡追溯微批次一样,云南咖啡也正系统化地挖掘自身风土价值,建设国际认证的精品咖啡庄园集群。

  澜沧江畔,高原雨林的云雾缥缈缭绕,茂密的原生植被作为天然遮阴系统,为爱伲瑰夏咖啡树滤去骄阳,聚拢山野精华。在这片被精心守护的秘境当中,咖啡树静默生长,将风土雨露凝萃成杯中的万千风华。

比顿咖啡产区日记。来源:“比顿咖啡BeatonCoffee”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云南已认定“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主体14家,如爱伲瑰夏咖啡庄园、新寨咖啡庄园、天宇咖啡庄园等,让更多咖啡“发烧友”到产地追根溯源,推动“咖啡+文旅”深度融合。其中,比顿咖啡庄园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咖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是全国首家咖啡类园区。截至2024年,通过“咖啡+庄园”模式,比顿咖啡庄园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41万人次。

  云南咖啡产业数据同样令人振奋。2024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达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均占比全国9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咖啡精品率从8%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从20%提升至80%。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省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远销至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印证了产业提质增效的显著成果。

  “云南咖啡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潘文斌在展会期间的圆桌研讨活动上表示,云南将通过构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位一体发展体系,推动咖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咖啡贸易枢纽。

  从中国的“黄金种植带”到走向世界的“精品咖啡杯”,云南正以自信的姿态,让世界咖啡版图因云南而更加多彩。

  此刻,我们以这一杯来自北回归线“黄金带”的琥珀色咖啡,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

  云南之美,在山水奇绝,更在人文璀璨;云南之韵,在四季花香,亦在唇齿咖香。

  云南网记者 杜薇 顾祯 张望顺泽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