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十四五”以来,楚雄州发展改革系统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主动发挥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作用,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迈上“新台阶”
楚雄州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迈上两千亿元台阶,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18.95亿元、在全省排名跃升至第5位,人均GDP达8.65万元、稳居全省第3位。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占比达53%,较2020年提升4.6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94.78亿元,年均增长7.6%以上。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争先进位,牟定、姚安、元谋3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8县市上榜全省高质量发展县市、2县入围十强,楚雄市连续7年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百强县市,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的步伐稳健、势头强劲。
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新支撑”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投资信心、科学谋划项目夯实投资基础、积极申报资金增强投资支撑,各类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各类资金超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全省前列,2024年,农业、水利投资额居全省第1位。投资结构显著优化,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9%,较2020年提升14.8个百分点。
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新引擎”
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5+6”重点产业质效双提,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4%,对全州经济的贡献率达59.1%。多措并举推动粮食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粮食产量达131.77万吨,2024年度州(市)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成功创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等“国字号”14个,建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全省首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能源发展彰显“新优势”
楚雄州“新能源+储能”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全州累计已建成投产及获批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725.4万千瓦,累计建成投产新能源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期翻了5倍,约占全省新能源已投产装机规模的六分之一。5项重点指标和3个重大项目建设支撑新能源产业领跑全省8个“第一”,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初步建成。
资源经济发展激发“新潜力”
楚雄州资源优势突出,催生了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等优势产业集群。“十四五”以来,建成和在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累计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均居全省第1位,“滇中硅谷”加速建成、新型储能强势领跑,绿色能源大州加速崛起。
园区经济腾飞展现“新画卷”
楚雄州实现10县市省级产业园区全覆盖,园区数量并列全省第三,形成“1+9”的园区发展格局。“十四五”以来,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主导产业集中度达47.9%、高于全省14.2个百分点,贡献了全州超75%的规上工业产值。
开放经济发展释放“新活力”
区位优势全面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加畅通,建成6个县市物流集散中心,功能更加健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布局更加全面。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滇中海关驻楚办事处获批设立,海外仓、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一箱制”实现从无到有,楚雄隆基硅材料、宇泽半导体等8家重点外贸企业加快发展,禄丰(单晶硅)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交出增进民生福祉“新答卷”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5个,总投资4亿元;全面落实46924人易地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工作,实现就业22864人,有劳动力人员就业率达92.16%。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55%,较2020年提升4.73个百分点,禄丰市被命名为全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并列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持续完善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基础设施,共争取到国家和省重点项目103项,资金4.49亿元。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有力,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楚雄州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