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红河县: 打造从“落地即达产”到“联农共振兴”的活力样本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6:32:20  来源: 红河日报

原标题:红河县:打造从“落地即达产”到“联农共振兴”的活力样本

近年来,红河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筑好巢”吸引企业“驻巢”发展,以企业活力带动产业振兴,走出一条扎实的产业兴县之路。如今,园区内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联农带农、共创共赢,“筑巢引凤”的成效正日益显现。

在红河县产业园区土台片区的奇草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车间里,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处处可见繁忙有序的生产场面。作为该片区首家入驻并实现投产的企业,奇草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落地即开工、开工即达产”,成为红河县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首个例证。

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红河县打造的优质平台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目前我们拥有4条生产线,产品涵盖油炸食用菌、菌汤包、干菌子等多个品类。”奇草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徐旖旎介绍道。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为企业赢得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其中,菌汤包凭借良好的市场认可度,成为年度最畅销产品,与油炸食用菌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两大核心品类。她进一步介绍:“仅油炸食用菌,在满负荷生产状态下,年产值就可达到2000万至4000万元。”

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源于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当地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服务保障。近年来,红河县始终将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在基础设施配套上持续完善,在企业服务与政策扶持方面精准施策,有力推动了园区建设从蓝图迈向现实。

企业在深耕本地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我们将向农户提供菌棒,由农户负责种植,企业再统一回收并进行加工。目前正在建设示范基地,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打下基础。”徐旖旎表示,企业计划在当地推行“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可有效串联企业成长与农户增收,实现产业壮大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从企业“动起来”到产业“活起来”,从“筑巢引凤”到“凤栖兴业”,红河县产业园区正以扎实的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3月,该园区获评省级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31家企业入驻,涵盖绿色新型建材、棕榈制品、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效应正不断凸显。(通讯员 赵龙云)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