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元阳县19.6万亩水稻丰收在望——云端粮仓稻浪涌 “三遗”瑰宝焕新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6:32:20  来源: 红河日报

原标题:元阳县19.6万亩水稻丰收在望——云端粮仓稻浪涌 “三遗”瑰宝焕新生

金秋时节,元阳哈尼梯田褪去青翠,换上淡绿与金黄交织的绚丽盛装。层层叠叠的19.6万亩哈尼梯田似天梯般直抵山巅,森林、梯田、村寨、溪流、云海相映成趣,犹如金色地毯铺展云天。被秋雾轻抚的稻穗,清香弥漫整个哀牢山谷。俯瞰梯田,如云端的“空中粮仓”,稻浪翻涌,丰收在望。

智慧种田保粮安

2025年丰收节刚过,元阳县新街镇、攀枝花乡等中高海拔地区的秋收陆续展开。今年雨水较往年偏多,收割略有推迟,预计10月中旬完成,但收成未受明显影响。63岁的种粮大户卢万明种了13亩水稻,选种了6个红米老品种,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1500米至1800米之间。为抢抓农时,他请来马帮运输稻谷,国庆期间全家老少与亲友齐上阵。经初步估算,今年收成可达6500斤以上。

70岁的普祥种植水稻已45年,其稻田大部分位于1900米至2000米高海拔区域。他选种的“麻车”冷水谷,是根据水性、风力、降雨、光照等条件筛选出的老品种。凭借多年种植经验,他家不仅实现粮食自足,还能向游客售卖增收。

科技赋能谷满仓

这片拥有逾1300年历史的哈尼梯田,是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项殊荣的“三遗产”活态农耕文明典范。它不仅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杰出典范,也是一个保存了丰富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因库​。当地至今长期种植着60多个梯田红米老品种,这些品种展现出强大的抗灾性,​保障了连年丰收。

近年来,​在州、县农科部门的推动下,科技赋能成效显著,​例如繁育推广的“红阳3号”等杂交改良品种,​不仅适应海拔范围更广,产量更达到老品种的两倍以上。此外,通过引进5个外地红米品种,​进一步实现了稳产增产。​综合这些举措,今年全县粮食产量预计突破8万吨,产值可达2.8亿元。

红米飘香誉四方

金秋时节,元阳漫山遍野的梯田渐次染金,红米陆续归仓,丰收喜悦正浓。十余家直播自媒体穿梭于田埂村寨,通过镜头将这份丰饶呈现给全国观众,日销量最高达千余斤。与此同时,粮企的收购车辆频繁往来于各乡(镇),日加工超1300吨的红米,正陆续发往全国各地。元阳梯田红米不仅口感醇香,更是一座“营养宝库”,其钙、镁含量是普通大米的3至5倍,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远高于常规品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养生食品。自2013年入选“云南六大名米”以来,梯田红米声名远扬,深受消费者喜爱。

千百年来传统的种植智慧,与现代科技、互联网营销深度融合,正推动元阳梯田红米走出红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正如村民卢文林所说:“新米已经上市,价格稳中有升,再加上‘三遗产’带来的品牌效应,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记者 马少斌 高艳萍)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