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墨江县“小虫子”吐出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7:02:50  来源: 普洱日报

原标题:墨江县“小虫子”吐出大产业

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苍翠森林中,一场奇妙的“生物炼金术”正在上演。紫胶虫以树液为食,分泌出的天然树脂——紫胶,凭借超强黏着力、绝缘防潮等特性,成为食品、医药、国防等领域的“黄金原料”,更被业界誉为“自然界液态黄金”。近年来,墨江县紧扣绿色发展主线,将生态资源优势与生物多样性特色转化为产业动能,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打通紫胶采收、流通、加工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一条从枝头到市场的产业闭环。让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紫胶产业焕发出蓬勃新生,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宝”。

时下正值紫胶采收旺季,走进雅邑镇密切地村,漫山遍野的寄主树上,饱满的紫胶凝结枝头,勾勒出一幅“树挂金胶、人忙丰收”的喜人图景。密切地村村民周浩南家的400棵寄主树正值盛产期,他和家人抢抓晴好天气,手持刀具熟练地砍下裹满紫胶的枝条,再小心翼翼地将紫胶从枝条上剥离。“现在紫胶品质好,每公斤可以卖到50到60元,我们采胶也更有干劲了。”周浩南说。

山头的采收热潮还未散去,村里的收购点已接过热闹的“接力棒”。胶农们骑着摩托拉着紫胶陆续赶来,收购商段洲益一边麻利地称重记账,一边和胶农闲话家常,收购的紫胶很快堆成小山。依托稳定的收购流通网络,紫胶原料快速输送至加工企业,从山间到车间,紫胶迎来“华丽变身”。“我已经收购紫胶十多年了,和胶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收购来的紫胶,我们会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然后运往加工厂。”段洲益说。

在墨江县洪森虫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收购来的原料紫胶被送入生产线,经过清洗、提炼、加工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原本带着粗糙外壳的紫胶,蜕变成纯净度高、品质稳定的中高端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深受市场青睐。“我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品质达到标准。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墨江县洪森虫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兴崟说。

“我们采取了‘公司+村集体经济(或者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来发展紫胶产业,使紫胶有人种、有人管、有人收、有人加工,让胶农卖得舒心、企业收得放心。”墨江县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郭祖学说,紫胶产业能从“枝头”稳步走向“市场”,离不开成熟的合作模式支撑,产业链各环节尽显蓬勃生机。胶农放养采收,指尖沾着胶香将“增收钱”揣进腰包;收购商深耕流通环节,聚焦深加工,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运输、包装等行业,形成“一业兴、多业旺”的良性发展。

据了解,目前墨江县紫胶寄主树面积约7.5万亩,有3家紫胶加工企业,总产能约1500吨。2025年上半年,实现紫胶原胶产量115吨,系列产品产量262.38吨,产值3692万元。

如今,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墨江县紫胶产业正以更强的活力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墨江县将继续围绕紫胶产业做文章,扩大优质寄主树种植面积,提升原料供应能力,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业附加值,进一步释放产业富民潜力,让“液态黄金”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讯员  吴江梅  梁婕)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