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沧构筑“一带一路”南向门户枢纽新格局——基础设施大提升 国际通道新突破
近年来,临沧市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内引外联”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支撑,持续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推动边境经济开放升级,对外交流持续走深走实,为边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交通先行
——“五大网络”夯实开放根基
临沧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成型,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等多领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临清铁路、临普铁路前期工作。南涧至云县、云县至临翔高速加快建设,临翔至清水河、临翔至双江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网持续完善。
凤庆中和机场正式通航,填补了临沧东北部航空运输空白,进一步织密立体交通网。耿马灌区等42件重点水利工程稳步推进,大勐统河灌区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临沧火车站、云县火车站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目前,以综合交通网、水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为核心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已初步构建,为临沧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道突破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2021年8月,“新加坡-仰光-临沧-成都”海公铁联运线路成功试通,标志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4年来,临沧与四川、重庆、昆明铁路局深化合作,相继运行多条国际多式联运线路。
2024年,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累计集装箱运量突破3万标箱,货物种类从初期单一矿产拓展至电子产品、农副产品等多品类。2024年12月25日,满载临沧茶产品的集装箱从临沧火车站驶向广西钦州港,经海路直抵日本横滨。这趟“一箱制”铁海联运的首航,标志着临沧茶产业正式迈入“一箱到底”的全球化时代。
目前,临沧正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沿线物流节点布局。一体规划建设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和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新通道沿线各产业园区差异化、互补式发展,将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打造为扩大沿边开放重要中心城镇,构建现代化沿边城镇带,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
口岸功能升级
——边合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走进清水河口岸,迁址新建的联检楼宽敞明亮,货运专用通道车流如织。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一桥一隧”建成通行,H986大型货物扫描设备投入使用,一批关系园区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口岸功能持续优化升级,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获批,粮食、水果、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已经海关总署验收。智慧口岸建设成效显著,创新应用“运抵直通”“24小时智慧机检”“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等改革措施,海关查验无异常情况货物的通关时间压缩80%,口岸通关效能、服务水平双提升。
创新业态蓬勃发展,跨境电商“9810”出口、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新模式落地见效。数据显示,边合区加工转化率目前已提升至35%,带动就业超万人。边合区管委会正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打造沿边产业集聚区。
民心相通
——开放合作书写“新篇章”
2023年以来,临沧市持续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推动交流合作。2023年南博会期间GMS省长论坛搭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专题推介会,吸引了省内外多家企业参与洽谈。2024年临沧市和柬埔寨白马省在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2025年第三届“百侨会”成功举办,来自120多个国家的侨领和企业家齐聚临沧。侨商朱女士感慨:“临沧的开放姿态和营商环境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愿做连接中外的桥梁。”
在临沧,有一家名叫“相约小筑”的东南亚主题餐厅,总经理老陶经常到缅甸采购食材,营业23年的来回中,她成了一个“缅甸通”,见证了中缅经贸往来的发展。随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繁荣,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商机,让她的生意越来越火。
从西南边陲到开放前沿,临沧正以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民心相通“心联通”的生动实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谱写边疆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