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一口价”金饰套路多购买时需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5:44:52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原标题:“一口价”金饰套路多购买时需注意什么

10月14日,国内黄金饰品价格对比显示,国内部分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突破1200元/克,其中老凤祥足金饰品价格为1206元/克、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1213元/克、老庙足金饰品价格为1218元/克。其余多数品牌金饰价格维持在1190元/克不变。

不少消费者发现,购买金饰时,部分商家直接给出了“一口价”。这种“一口价”黄金饰品,就是不按照克重单价计算售卖,甚至连明确克重都不标注,由金店直接定价销售。

“一口价”黄金饰品到底有多少门道?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口价”金饰套路多

商家称,“一口价”黄金饰品的价格不仅包含黄金原料成本,还涵盖了工艺设计、品牌溢价等多项费用。但这个价格究竟是怎么组成的,每部分价格分别是多少,消费者并不知晓。除了没有明确标注克重、折算克价远高于市场价之外,部分“一口价”黄金饰品置换规则也不够明确,做成了“一锤子买卖”,这也引发了消费纠纷。

河南漯河的王女士购买了几件黄金饰品,她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一口价”黄金,回到家后才发现重量和自己以为的不一样,花9000多元买的戒指、耳环,核算下来要1400多元一克,而黄金饰品的市场价普遍在1100多元一克。

“我第一次买,我问店员克重,他避而不答,一味推销让我试戴,然后引导我消费。我付钱时没有称重,买完后,质保单上也没写重量,导致我根本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克,回家我才发现这是‘一口价’黄金,它远远超过当天的金价。”

消费者维权难

记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检索发现,近期关于“一口价”黄金的消费纠纷投诉频繁。究其原因,大多指向了门店在销售过程中涉嫌隐瞒信息,误导了消费者。由于手中缺少证据证明商家在销售时未尽到告知义务,导致大多数消费者维权困难。

辽宁的许女士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她作为黄金购买老手,希望把自己此前购买的7.55克黄金回收,但在店员推销之下,又换成了黄金饰品。

“我拿旧金去是想按照回收算,但店员推销称还不如换一个新款的,我用7.55克黄金换了一个3.44克的项链和一个‘一口价’3618元的吊坠。当时吊坠上秤是2.7克,之后我收到收据上面写着1.8克,而吊坠价签上并没有标注实际克数。”

许女士多次沟通后,对方承认是店员失误,称重时没有取下价签,将价签的重量也一并算了进去。

对此,许女士并不认可。“商家在没给我出任何收据的情况下,就把我的旧金拿走了,现在我想要回原来克重的旧金。”

信息透明是关键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一口价”黄金饰品?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商家和品牌应该尽到怎样的义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一口价”销售或是以克重来销售,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销售时不要误导消费者。

“这是两种不一样的销售形式,关键是在销售时不应混淆,不要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两种方式销售的产品克重价格是一样的。即使是‘一口价’黄金,它的成分、重量等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也对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把这些信息都标注出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据第一财经、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