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州聚焦产业培育构建财政保障机制
今年以来,全州按照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产业强州”“工业强州”“科技立州”“开放兴州”工作安排,聚焦产业培育突出财政支持重点、聚焦园区建设加大财政投入、聚焦重大项目加强资金调度,建立科学有序的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财政保障机制。
设立州级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工业强州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做优做强。严格执行“四税返还”政策,将省级分享税收超基数部分2.2亿元全部返还县市支持产业发展。落实绿色硅、绿色钒钛等绿色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减免县市绿色硅、绿色钒钛税收体制上缴0.2亿元。建立财源建设奖补转移支付机制,每年安排财源建设专项奖补资金4亿元,统筹投入“5+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资金7.5亿元。
财政、金融部门协同联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制订楚雄州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将产业类专项资金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政府投资基金出资,力争5年内构建5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体系,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引导出资设立基金9只,撬动社会投资28.6亿元,放大资本投资乘数效应。建立州政府与省级金融机构“总对总”工作对接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选派金融特派员“进园区”开展金融服务,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农支小”作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担当产业建设先锋。通过财政拨款、实物注资等方式,累计注入8家州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99.33亿元,全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928.4亿元。组建州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核定7家州属企业主责主业。州属国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金额31.9亿元,占全年总投资额的77.3%。(通讯员 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