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行昆明昌宏路支行,每天清晨总会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早早到岗,细致擦拭“张富清服务示范岗”铜牌,整理老花镜、轮椅坡道,准备好迎接每一位客户。他,是57岁的大堂经理杨文忠,一名坚守基层24年的退伍军人,更是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张富清精神的“金融战士”。
一颗“兵心”
1989年,白族青年杨文忠穿上军装,在部队淬炼12年;2001年,他转业至建行,扎根网点一线。面对角色转变,他只有一句朴实的承诺:“我这个当兵的文化不高,只有认认真真工作,才配得上这身建行蓝。”
这句话的背后,是张富清老英雄“忠诚担当”的优秀品格在新时代建行人身上的生动映照。24年来,他将部队锤炼的坚韧、细致与奉献精神融入金融服务,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对客户春风化雨的关怀。每天八小时站立服务、数千次迎来送往、无数遍业务指导,他用行动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金融服务的血脉。
一片匠心
“服务不是口号,是看得见的细节、感受到的温度。”这是杨文忠常对年轻同事说的话。
他坚持每日提前到岗,检查便民设施、清扫坡道落叶,确保老年客户安全通行。一句带着白族口音的“您好,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成为客户心中最暖心的开场白。
从“接一待二招呼三”的高效应对,到双手递接凭证的规范动作,他将服务标准内化为肌肉记忆。面对特殊群体,他总是第一时间上前搀扶、耐心指导,协调开通绿色通道,让“优先”成为被尊重的温暖。
久而久之,客户把他当作亲人。阿姨攒着存单等他上班办理,出租车司机路过也要问声“杨师在吗”。一次轮休归来,老客户关切地围上来问候,同事们这才意识到:这位老兵,早已成为网点的“定盘星”。
一份真情
在杨文忠看来,服务不止于业务流程,更在于心灵的温度。
面对怀抱哭闹婴儿的年轻妈妈,他自然接过孩子温柔安抚,直至婴儿酣睡。客户动情留言:“建行大堂经理,比亲人还贴心。”
盛夏厅堂喧嚣,他推着茶水车穿梭人群,递上温水轻声道“阿姨,不烫口”,自己却忙得汗透衣襟。客户感慨:“看见杨师,心里就先凉快了。”
养老金发放日,他总小跑着迎向坐轮椅的刘爷爷,固定轮椅、俯身背人、稳稳送回。老人紧握他的手:“你在,我放心!”
这些场景,正是建行全系统学习张富清“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品格的缩影。杨文忠用一次次伸手、一杯杯热茶,让老英雄“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厅堂里熠熠生辉。
一种传承
作为网点最年长的员工,杨文忠把部队的“传帮带”传统带到建行。他教新人整理内务——柜台物品“一条线”,便民设施“一眼清”;更传授服务心法——面对客户情绪,要“耐心听、细心解、真心帮”。在他影响下,昌宏路支行形成了“服务无小事、细节见真章”的团队文化,这正体现了建行将张富清优秀品格融入日常,入脑入心。
荣获总行2024年度“千佳网点服务明星”后,杨文忠依然淡定:“我就是个老兵,多干一点,心里才踏实。”有人劝57岁的他“歇歇”,他摇头拒绝:“只要客户需要,我就站到最后一班岗。”
从“杨战士”到“杨大堂”,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杨文忠用二十四载坚守证明:张富清老英雄的优秀品格,正在千千万万建行人身上延续;而“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这句誓言,正通过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个个暖心瞬间,深深植根于客户心中,书写着新时代“人民金融”的动人篇章。
建设银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