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书写金融强国建设北京篇章——写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前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6日 06:50:13  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书写金融强国建设北京篇章——写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前夕

10月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在北京金融街举行。这场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的年会,再次让这片核心区面积仅2.59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全球资本、思想与机遇汇聚的坐标。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北京金融街正在新时代中焕发新活力——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牵引,以建设资产管理高地为目标,书写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北京样本”。

以实力托举未来

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北京金融街是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聚集度最高、人民币资产流量最大、经济贡献最突出的区域之一。基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金融街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产管理高地。

截至2024年末,西城区驻区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左右,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目前,金融街汇聚260余家资管机构,集融资、投资、运作、管理于一体,形成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资产管理体系。

好的资产管理,不只管理财富,更管理信任、管理未来。政府投资基金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企业耐心发展提供耐心资本,让北京金融街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今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00亿元,同比增长9%,金融动能持续向实体经济传导,金融街作为首都金融主区,在其中贡献突出。

作为中国金融政策标准的发源地,金融总部机构的聚集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承载地,金融街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等功能日益突出,基本形成以具有行业领导力的金融机构为骨干、多种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在产业布局上,金融街将致力于构建更具韧性、活力与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表示,金融街未来将提升国际化金融资源集聚能力,积极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外资金融机构,巩固和提升国家金融管理核心功能,形成更高质量的机构集群。同时,提升资本市场核心功能,依托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和市值管理,增强股权融资服务中小企业与创新经济的能力。

用开放连接世界

近年来,金融街全面服务和承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任务,逐步形成从机构开放到业务开放,再到市场开放的格局。数据显示,金融街以不到北京市万分之二的面积,贡献北京全市近七成的金融业税收和35%左右的金融业增加值,西城区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6万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毫无疑问,这是一块“以密度定义影响力”的金融热土。

今年3月,安博(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入驻金融街英蓝国际金融中心。企业刚搬入办公楼,西城区政府便上门走访。安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慕德说,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到“不是孤军奋战”。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迎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自2021年开始设置分会场,金融街论坛逐步构建起“1+N”海内外联动办会模式。今年,论坛首次创新性设置5个境外分会场,包括香港、马德里、吉隆坡、阿布扎比和纽约,将围绕京港金融合作、中欧投资促进、中美金融交流、中阿金融合作、“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融资融智等方面设置议题。

“这既是金融街‘朋友圈’不断扩大的生动体现,也是金融街积极践行‘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新范式的重要一步。”北京金融街服务局相关领导表示,举办境外分会场,既为世界资本理解中国开辟新窗口,也主动将中国方案推向全球市场,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决心和积极信号。

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北京金融街充分发挥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优势,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科技金融方面,北京正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为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活水。“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约15%。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地区各类主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2100亿元。

绿色金融篇章同样厚重。金融街持续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搭建绿色投融资对接平台,扶持绿色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截至目前,金融街所在的西城区综合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绿色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北京金融街还推动北交所扩大金融服务的触达率与覆盖面;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为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低门槛、更友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北京市首个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街区作用,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全覆盖……

从一条街到一座城,从国家样本到世界视野,北京金融街开放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正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全球金融的中心舞台。(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韩秉志)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