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大抓产业 主攻工业 昆明工业重塑经济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1:01:30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大抓产业 主攻工业 昆明工业重塑经济发展格局

近日,昆明制造业再添喜讯:昆明贵研催化剂、昆明嘉和科技等3家企业拟获评第九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云内动力、中国铁建高新装备拟通过复核评价。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昆明高端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更展示了在“工业强市”战略下,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近年来,昆明全面吹响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奋进号角,以工业突破带动经济大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9.5%跃升至59.4%,提升近50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6%,较2020年的8.1%提高24.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昆明以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动能的深刻变革。从传统工厂智能升级到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工业正在重塑昆明经济发展格局。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十四五”以来,昆明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构建“8+N”重点产业链体系,出台《昆明市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方案》,由市“四班子”领导担任“链长”,成立专门的产业链推进办公室,汇聚专业力量攻坚突破。

在转型路上,昆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创新资源与科研成果深度融入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安宁产业园内的西南铜业作为从五华区搬迁的老企业,通过“侧吹熔炼+顶吹吹炼+回转式阳极炉精炼”热态三连炉短流程工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机械手精准完成阴极剥片作业,取代传统人工。如今,该企业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一流铜冶炼样板工厂。2025年上半年,西南铜业矿铜单位加工成本较年度目标下降8元/吨,完全成本较考核目标下降127%,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超进度目标74%。

同时,数字化改造也在各领域多点开花。工业领域,三环中化搭建3D智慧工厂平台,在硫酸一期装置应用先进APC控制技术,关键参数控制方差波动率下降50%,操作频次下降84%,每吨酸产汽率提高0.7%。富民华新新型建材搭建DCSPID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设备巡检系统,实现产供销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天安化工借助5G、云平台构建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达成“机器人为机器看病”的智能运维。

在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领域,连宸食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能耗同比下降12%。雪兰牛奶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让每一滴奶“身份可查、品质可溯”,终端鲜奶退损率降低10%,核心单品分销率提升15%。贝泰妮集团通过中央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主要生产设备全部接入生产网络,产品自产率提升至50%以上。

截至目前,昆明累计推动453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贵研化学、昆明中药厂等通过“诊转一体”服务实现效率跃升,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比达15%。绿色转型方面,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21年的17.4%飙升至90%,4户企业跻身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6个、绿色工厂71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户,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新兴产业“新苗”成“大树”

云南锗业自研“零位错”锗晶片、磷化铟晶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云南杉杉全球最大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满负荷运转,康乐卫士(昆明)完成九价HPV疫苗工艺验证及试生产……一项项技术突破与项目落地,见证着昆明新兴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跃升的坚实步伐。

“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6.7%,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20年的14.9%提高到26.2%。2025年1—9月,新兴产业增长9.2%,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目前,昆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大特色集群;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600亿级新材料产业链加速成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云南省的60%,贝泰妮成为全国功效化妆品第一股,康乐卫士重组疫苗投入试生产,云南白药建成全球首座中医药健康品“灯塔工厂”。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昆明立足资源与产业基础,聚焦未来交通、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领域,通过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及“以资源换产业、投资、市场、技术、人才”模式,培育发展新引擎。其中,昆明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重点谋划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建成智能网联汽车高原测试基地,云内动力生产的智能无人物流车成功下线;开放12条测试道路,累计行驶里程超6800公里。新型储能领域,落地特隆美新型储能等一批大尺寸储能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项目,西南地区首个高海拔山地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地安宁。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冶金工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达49.2%,拉动增长3.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增速快于规上工业7.9个百分点,拉动增长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昆明正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锚定航向。未来,昆明将继续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决心和定力,依托国家级、省级制造业集群,重点推动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工业母机、智能终端等产业聚链成势,持续巩固工业经济向好势头,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书写新篇章。(记者 杨敏)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