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南屏镇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BB2281高陡坡段)施工现场。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这条设计全长346.8公里、压力10兆帕、年输气量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目前施工进度已经过半。

BB2281高陡坡段管线施工段临近广西大王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澄碧湖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等4处自然保护地以及2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沿线生态保护红线区分布广、密度高。面对环保高要求,该工程将安全环保理念融入管道设计建设全过程,采取优化路径、缩窄施工作业带、减少树木砍伐、及时恢复原始地貌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在环保高敏感区域,采取隧道、定向钻穿越等技术有效减少地表破坏;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施工期废水、废气、废渣。
项目始终坚持“平安管道、绿色管道”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让能源通道与绿水青山和谐共生。截至目前,项目全线已完成地貌恢复95公里,二次回填162公里。

由于BB2281高陡坡段地势陡峭,工程机械设备无法到达,管沟开挖只能采取人工方式。工程利用现有地形搭设索道,将管材、焊接设备及后期水工保护材料运送至前后山上,保证了施工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推广“橇装化、模块化、装配化”技术,工程实现“工厂预制最大化、现场作业最小化”,大幅提高施工集成度与质量稳定性。自动焊工艺的应用,使焊接质量更可控、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与此同时,项目现场全面推广“二维码管理体系”。每根钢管、每个焊口、每台设备、每位作业人员都拥有“电子身份证”,通过APP即可实现信息溯源和质量追踪。管材质保期自动预警、物流环节实时监控,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数字闭环。
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天然气消费占比仅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将串联起西气东输二线南宁—色支线及北海LNG两大气源,与中缅油气管道形成“双气源保障”,首次实现海外LNG资源通过管道输送进入云南,有效破解云南气源单一瓶颈,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文山州新型冶金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满足当地居民以及工业等用户的天然气需求。
当下,文山州正着力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魏桥集团云南宏泰203万吨绿色铝项目、云南神火90万吨水电铝项目、文山铝业50万吨水电铝项目、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200万吨水电铝项目、天雄锰业年产8万吨电解锰项目和天士力、云南白药七花公司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均需大量用气。管道的建成将助力“云南品牌”升级,提升附加值,擦亮云南“绿色能源”的金字招牌。同时,69.4公里富宁支线与24.9公里砚山支线同步开展建设,未来将精准服务富宁板仑工业园区、砚山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区域,构建区域能源供应网络,甚至辐射红河州的工业和居民用气需求。

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自2024年3月19日独立运营以来,肩负云南省内4186公里油气管道主干线(天然气管道1252.38公里、成品油管道2269.2公里、原油管道664.15公里)的建设与运营管理重任。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起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百色首站,途经滇桂2省4区县20个乡镇,止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砚山末站。该工程于2024年8月开工,由国家管网集团建设管理公司承接项目建设。
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秉持深度建管融合理念,践行“举牌共验”职责,锚定项目共建共优目标,合力攻坚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工程按计划高效推进,预计将于2026年全面建成,具备投产条件。
云南网记者 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