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走进山东“秋裤村”:你穿的秋裤可能来自这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8:40:27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走进山东“秋裤村”:你穿的秋裤可能来自这里

(记者滕军伟)随着天气逐渐寒冷,保暖衣物需求大增。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姚家坡村,针织生产车间里布料翻飞,机器嗡鸣,村民们正加班加点生产秋裤。记者了解到,这里每年生产约8000万条秋裤,全村300多户家庭,有160户从事秋裤产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1600余人就业,是远近闻名的“秋裤村”。

走进针织户张峰的生产车间,多名村民正在熟练地工作,断布、裁剪、压边一气呵成,不到五分钟就能完成一条秋裤的生产。随后被包装好,等待发往全国各地。张峰说,他的工厂一年能生产20万条秋裤。“最忙的时候,生产出来当天就发货,午饭都顾不上吃。”

一个小村子如何发展成为“针织专业村”?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西军介绍道,20世纪80年代,村民从国营针织厂收下脚料,手撕拆线后再卖回去。有村民偶然把碎布头拼在一起,做成内衣后拿到市场上卖,发现销路很好。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针织行业,针织产业逐渐形成规模。

姚家坡村村民在加工生产秋裤。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走在姚家坡村,随处可见创意十足的秋裤广告标语:“干大事者,岂可一日无秋裤”“西出阳关不再有,劝君穿着秋裤走”“关怀不问出处,千万不要忘穿秋裤”……经过多年发展,姚家坡村已形成织布、印染、裁剪、制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年销售额达2.6亿元。

“与父辈创业时期相比,如今村里的秋裤产业有了三大显著变化。”张峰说,20多年前,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工厂后,见证了产业的迭代升级:设备从脚踏缝纫机更新为全自动平机、拷边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布料从最初的下脚料,逐步升级为断料、匹料,品质持续优化。“更重要的是,以前是背着秋裤到泰安和济南市场卖,现在名声打响了,人在家里,订单就来了。”张峰说。

姚家坡村村民在整理布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面对市场变化,姚家坡村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据石西军介绍,村集体引导针织户开拓新市场,从单一生产秋裤扩展到内衣、卫衣、T恤衫等多个品类,面料也拓展至毛呢、牛仔等多种材质。村里还规划建设秋裤产业园,将村里160户生产户整体迁入,告别了“住产一体”的生产模式。

11月初,姚家坡村和邻近的王林坡村共同举办了第一届“秋裤文化节”活动。活动期间,秋裤时装秀、叠秋裤大赛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众多游客现场采购。两村“联手”,将一条小秋裤变身为旅游商品,形成“文旅搭台、产业唱戏、跨村联建”新模式,为当地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