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通讯员 伍晓玲)近年来,昆明市宜良县紧扣地方经济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以联盟建设为抓手,创新人才引用机制,推动人才和产业生态融合发展。
拓展高校“朋友圈”。与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贵州农科院等20余家院校建立联系,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联合基地,集聚高层次人才。茂湾水产通过与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陈昌福等6名专家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昆明铁新依托中铁十一局博士后流动站和省内外各大设计院集团及高校等机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成立科研检测中心引进4人;北玉种业与贵州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以特聘工程师岗位的方式引进2人;云南凯威特股份有限公司聘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为技术顾问,建立基层工作站引进5人。
深化校企“合作链”。县职业高级中学分别引入云南语饶商贸公司、昆明君都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华航教育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服装设计与加工、电线电缆、汽车、邮轮、茶艺等校内实训基地,成立“产学研用试点示范中心”。通过课程融入、师资互通、课证融通、学生实习就业等形式使企业用工需求和学生就业高效对接。至今开发出20余项实用新型产品,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面向社会制作服装上万件。同时,我县积极探索“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互惠联动合作机制,主动与昆山人社部门联系,签订“20+20”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协议,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民盟上海市委和民盟云南省委的引荐下,宜良职中与上海建桥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搭建交流“新平台”。由县委人才办牵头,会同县人社局、县科技工信局、县科协、宜良工业园区等职能部门,采取座谈会和企业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开展人才沙龙和人才论坛活动,加强专家人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今年以来,开展了9场内容丰富的人才交流活动,召集300余位各类人才参加。面向全国发布“宜结良缘 才聚宜良”人才征集令,吸引社会人才和党政人才共谋宜良发展。县委政府定期邀请各行业企业家举办政企工作餐叙,建立“领导干部挂联服务重点企业”制度,由32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精准对焦服务35家重点企业,向企业家公开亮出“电话号码”“微信二维码”等联系方式,“点对点”当好服务联系企业的“联络员”“勤务员”,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