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投资云南‘链’强中药材”全媒体采访组走进昆中药,随处可见“1381”的时间注脚,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科技创新构成交响——昆中药博物馆体验馆里,“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记录着中医药在近现代640年的发展史;现代化的制药生产线上,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产品享誉东南亚各国,并远销美国。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军医朱双美在昆明开设“朱氏双美号”,成为“昆中药”最早的起源。此后,其后代子孙留滇世代采药、制药和行医。1956年公私合营,包括双美号、福林堂、成春堂、体德堂、大安堂等整个昆明地区的82家药铺合并为昆中药的前身。新时代以来,昆中药秉持着“大药厚德,痌瘝在抱”的使命,把昆中药打造成了精品国药品牌,位列我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被誉为我国南药文化璀璨的“活化石”。
昆中药在历史上的荣耀硕果累累,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昆中药各老号先后推出了清肺化痰丸、阮氏上清丸、感冒疏(苏)风丸、舒肝散、天麻(祛风)丸、金花(消痤)丸等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因疗效确切而广为使用。
1908年,由22味中药配制的“翟玉六止咳丸”问世,并名噪全国。“止咳丸”由清代光绪年间云南名医翟玉六在家传秘验方基础上创制而成,后来由昆中药生产。
1922年,“桑菊银翘散”在昆明问世,该产品由云南名中医姚印轩创制,素有“土盘尼西林”的美誉。
公司负责人介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药德药道、造药技艺、养生理念、勤勉文化等内涵不仅体现昆中药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形成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自2012年起,昆中药恢复实施“师带徒”制度,身体力行传承制药技术和文化,保障技艺传承后继有人,不断培养更多优秀药工。
目前,非遗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政府命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名,公司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名,已经成为生产的骨干力量。
据介绍,如今的昆中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昆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生产基地三个,其中马金铺基地占地172亩,公司拥有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酊剂、擦剂、酒剂、膏剂、合剂以及中药饮片等现代化生产线,并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生产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清肺化痰丸”等为代表的精品国药140多种。除坚持精耕细作云南市场外,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舒肝颗粒、清肺化痰丸、感冒消炎片、止咳丸、天麻祛风补片等产品在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国成功注册。
昆中药安装使用了超微粉碎机组、电磁加热炒药机、全自动提取罐、蒸汽再压缩技术等机器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车间和智能仓储系统,昆中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追溯和智能化生产。同时,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昆中药提供了精准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昆中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历史走向未来,昆中药将紧密围绕“聚焦中成药,拓展大健康”的企业定位,奉行“毋减毋糙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企业精神,坚守“精工修合丸散膏丹,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的制药信念,不断深化产业链整合与发展。在产业链上游不断延伸,与道地产区共建标准化种植基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在中游不断提升,加强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在下游努力拓展,加大品牌建设,扩大品牌认知度,打造成为云南省中药企业名片;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将昆中药打造成为“精品国药领先者”。
云南日报-云新闻全媒体记者 段毅 杨抒燕/文 王一帆/摄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