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林,1990年11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云南工业技师学院,2011年5月加入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杨林总厂二车间从事拼装工作。工作中多次被公司、杨林总厂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4年11月,在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金属构造(铆工)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
铆工,被誉为钢铁鲁班,他们以精准的手艺,赋予冰冷的钢铁崭新的生命。在精准把控的背后,隐藏的是精湛的技艺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李选林的世界里,每一块钢板、每一个构件都承载着他对技艺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以及一次次从头再来的坚韧不拔与自我超越。
0.475分险胜
在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金属构造(铆工)竞赛决赛成绩揭晓现场,一排排“纯手工”打造的小汽车整齐排列。所有选手屏气凝神,紧张等待成绩揭晓的那一刻。随着明码、暗码一一对应,李选林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他以0.475分的微弱优势险胜,一举夺得了云南省首个金属构造(铆工)“技术状元”的桂冠。
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对耐心、毅力与智慧的极致挑战。比赛异常艰难,需要在6小时内,通过放样、板材切割、零件打磨、折弯成型、零件组装、焊接成型、清理等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工序,将不同规格的钢板加工成一个外表光滑、尺寸精准的复古老爷小汽车模型。整个过程涉及108个尺寸的加工,一个尺寸不合格,就有可能失掉1-2分,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旁人看来,李选林无疑是一位控制能力极强的选手,赛场上他处变不惊,娴熟地操作应对,以高度尺寸和形位高差满分的成绩交出了一个近乎完美作品。这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默默耕耘。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从理论到实践,从工艺原理到金属材料性能,李选林都力求全面掌握。他为自己定下严苛的学习目标,每天完成一套试题,每次训练分数必须超过110分,达不到110分就重做。终于,在比赛前,满分120分的试卷,他每套试卷都能轻松拿到115分以上。
李选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自集训开始,他总是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每天清晨6点起床,先下楼跑10圈,唤醒身体和思维,随后,便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放样、切割、打磨、折弯、组装……每个细节仔细琢磨,如果两次在同一个地方失分,就进行专项加练。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仍然在实训室里练习。每天10小时以上往复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的技艺变得更加成熟,成为他斩获冠军的底气。
0.5毫米的较量
李选林的故事并不仅仅停留在赛场上。中考失利,就读技校,而后成为一名铆工,入职13年来,他与图纸相伴,与构件为友,重锤之下,是无数次的尝试与修正,是无数次的坚持与突破。
在玉石高速独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构件的生产制作过程中,李选林和他的团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桥梁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结构,边主梁梁段间连接采用试装工艺进行钻孔,构件制作精度必须控制在0.5毫米以内。作为拼装小组负责人的李选林,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和调整,寻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和加工方法,成功将画线制孔误差控制在0.5毫米范围以内,形成了高质高效经济的高强螺栓制孔技术,全桥10万颗螺栓的穿孔率达99.99%,赢得了这一场毫厘之间的较量。
“这些动辄数十吨的构件,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小巧玲珑的一面。别看它们体积庞大,但尺寸精度却要求极高,通常要达到毫米级别。”李选林笑着介绍,“我们不仅要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还要考虑它们的承重、稳定性以及与其他构件的配合度。”他深知,每一个构件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他对待工作总是严谨而敬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佳状态。
多年来,从昆明万达广场双塔到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再到元江县跨江大桥、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经李选林之手的项目工程多达百余个。每一个项目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次的测量、计算与调整。李选林和他的团队,就像是一群在微观世界中精雕细琢的艺术家,以高标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恰到好处。
100%的付出
李选林深知技艺需要传承。带徒弟,他有自己的一套。面对刚入行的新手,李选林没有一点“老师傅”的架子,也不会因为他们不能马上为班组创造效益而忽略他们,他总是耐心地从基础做起,如何正确地使用工器具,如何安全地操作机械设备,如何看懂图纸……让新员工有了更多“家”的安全感,也成了大家心目中敬佩的“老师傅”。
李选林,这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品质与责任的培养,他的徒弟们在技术精进的同时,也学会了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我们看来,明明已经很好了,但师傅依旧坚持要做到极致,他说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李选林的徒弟姜恒说道。
对于徒弟们来说,李选林既是严师也是益友。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徒弟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构件制作中,在别人眼里费时费力的工序,到他这里却从不马虎,总是坚持做到最好。他认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和徒弟们,才能确保每一个构件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固。
在李选林的严格教导下,多名徒弟在班组中崭露头角,成长为技术骨干,他们一起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紧迫的生产任务,屡屡荣获“明星员工”“质量标兵”等多项荣誉,成为大家口中的“明星师徒”。
一场比赛,让李选林走到了舞台中央,背后的冠军之路是他日复一日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将继续在金属构造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因为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荣耀征程。
云南网通讯员 朱霄华 魏浩东 董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