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写好更特更优的“土特产”文章
当前,全省各地正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这不仅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选择,也是推进云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云南有先天的优势条件,也有得力的政策措施。在先天条件上,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沃土。在政策支持上,自2022年起,云南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大力扶持高原特色农产品,建立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录,统筹安排专项支持资金,助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兼有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云南要把好资源变成好商品、带来好收益,就需要继续打好组合拳,向着更特更优的方向迈进。
久久为功,在“更特”上持续发力。全省各地不同的自然禀赋条件和现代化分工趋势,决定了各地发展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全省各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避免盲目跟风和产业同质化的现象,从而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做好“更特”之后,还需深化“更优”。近年来,云南努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全省2022年以来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1项,建设生产示范基地113个,积极开展“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出,不仅激发了各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活力,也推动了高原特色农产品提质升级。
新征程上,云南仍需在科技赋能、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高原特色农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不断提升品牌化与产业化的程度,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与获得感。(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