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赴“博鳌之约” 这场论坛为数字能力建设贡献东方智慧
“数字鸿沟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单一国家、机构或个人都不能单独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需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在近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
今年年会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在“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跨越数字鸿沟”分论坛上,与会嘉宾献言献策,为数字能力建设贡献东方智慧。
数据显示,亚洲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到8.4%,零售电商销售额方面,中国依旧为世界零售电商第一大市场。2005年至2022年,亚洲数字服务贸易增速位列第一。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称《报告》)提出,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但并非所有经济体都平等地享受其带来的红利。亚洲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克服现存的多重挑战。未来需弥合数字鸿沟,确保各国一同搭上数字发展的快车。
加强数字能力建设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柬埔寨商业部副国务秘书斯维娜丽认为,要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首先需要相关层面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营造开放、公平、包容的数字环境。“基础设施是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可以通过建立工业园等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伊朗总统府进步和发展中心主艾哈扎德表示,制度建设也至关重要,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国创新试点提供政策支持,并为企业提供更多财税激励。“在加强数字能力建设,弥合数字鸿沟的进程中,培养和吸引更多的数字人才也十分重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补充。
兴其业,先用人。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也是填补数字鸿沟的关键所在。
《报告》指出,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数字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进步,数字人才培养不断走出新路径。
猿力科技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实现更公平、高质量的数字技能培养,可以成为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面对科技发展的契机,艾哈扎德建议从三方面发力筑牢数字人才“底座”。“一是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育体系,将新兴技术引入早期的中小学教学;二是促进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升级,尤其是在网络安全和AI工具方面;三是保留和培养现有人才,帮助他们顺畅地进入创新领域。”他说。
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面对现有问题,需多点发力、协同共谋。“解决全球性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协力,各国共同合作。”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
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还需有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英国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认为,共同面临的挑战,不能依赖一个简单的“药方”解决,应着眼于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全球合作,将成功的经验有效推广、持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