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纷飞的三月,八百年历史的丽江古城迎来历史性时刻。这座年接待量逾八千万人次的国际旅游名城,正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在玉龙雪山的见证下,建设银行以金融服务为指挥棒,谱写着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乐章。从古建筑修缮到交通动脉,从普惠雨露到消费热潮,金融活水正沿着茶马古道的纹路,浸润着世界文化遗产的每寸肌理。
金融守护 让历史文脉永续流淌
晨雾中的大研古城宛如水墨长卷,纳西老阿妈清扫着被露水打湿的石板路,屋檐下的铜铃随风轻吟。木府飞檐上鎏金映着朝阳,讲述着十年前那场金融与文明的对话——建行5000万元信贷资金注入,让这座“纳西紫禁城”在岁月长河中永葆庄严。
丽江木府,作为历代丽江木氏土司府的府邸,它独特地融合了明代中原建筑风格与白族、纳西族的工艺,成为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在十年前,建行丽江分行就为木府修缮保护发放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让这座宝贵的古建筑迸发出持久的魅力和风采。
“在清晨,漫步在古建筑群中,小河边鲜花遍地。在这里,山水交融,特别让人享受”。来自黑龙江七台河的王女士在丽江已旅居半年多,特别享受古城的宁静和雅致。
山水交融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最经典的组合,在丽江体现得淋漓尽致。古城、狮子山、玉河构成了一幅山、水、古城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穿城而过的玉河,像一条晶莹剔透的碧玉,河水清澈、小河蜿蜒,使得整座古城更加充满诗意。
然而,这座800多年的老城,也有特别的“堵点”。每年8-10月汛期,给玉河带来大量淤泥。汛期过后,清淤就成了古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由于古城中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玉河清淤只能靠人工作业,受资金制约,清淤人手严重不足,美丽的玉河时常“梗阻”。在建行资金支持下,负责清淤工作的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雇佣大量清淤工人。玉河又恢复了清新、灵动,“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栖居得以维系。
近年来,建行累计为丽江古城维护、修缮、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超26亿元,助力大美丽江始终以干净、清爽、美丽的形象迎接八方贵客。
动脉畅通 为诗与远方架设彩虹
晨雾轻笼玉龙雪山,一列银装素裹的轨道列车缓缓驶过玉水寨,车窗映出的雪山倒影令人心醉。“终于不用再为堵车烦恼了!”一位刚下列车的游客感叹道。这条全长约20公里的雪山轨道1号线,犹如一条银色丝带,将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两大景区完美串联。
“过去游客来玉龙雪山,最头疼的就是交通。碰到节假日,堵一两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现在有了雪山轨道,半小时直达景区,加上全国首创的全景观光车厢,游客体验感大不一样!”雪山轨道公司的负责人和积民(化名)介绍道。
该项目在建设期间,也遇到了资金瓶颈,建行丽江分行主动对接,积极施策,为雪山轨道公司解决资金缺口。2020年以来,建行累计为该项目提供融资支持8.24亿元,金融赋能的美好旅程在此定格。
在距离玉龙雪山百里之外的泸沽湖畔,一场金融助力文旅的盛举。宁永高速公路如一条巨龙盘踞于云岭之间,将“高原明珠”泸沽湖与外界的距离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至40分钟车程。
“现在省外游客更多了,我们的生意也更火了!”丽江泸沽湖景区农家乐老板和秀梅笑着说。
早在宁永高速建设之初,建行就首家投放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贷款达23亿元。项目建设期间,除信贷支持外,建行还发挥自身综合服务优势,为项目专项债提供融智,助力宁永高速全线贯通。
如今,这条公路成为宁蒗彝族自治县首条高速公路,23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告别了不通高速的历史,天堑变通途的愿景照进现实,“最后的女儿国”与外面的连接更加紧密。
“这条路通了,我们的好日子才算真正来了!”和秀梅开心地说道。
细雨润苗 催生万千文旅繁星
晨光初现,丽江大研古城的青石板路笼罩在薄雾之中,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这座千年古城里,“宾家客栈”以其纳西风格庭院和智慧入住系统脱颖而出,2024年入住率同比攀升35%。
然而,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2020年前后,古城街道空荡,往日熙攘的四方街只剩下零星的脚步声。客栈的老板杨志勇望着空置的客房,愁容满面。就在这家客栈濒临关闭之际,建行丽江分行的客户经理主动登门,送来了一场“及时雨”。仅三天时间,80万元信用贷款到账。这笔资金不仅盘活了资金链,更让客栈完成了客房翻新和智能设备升级,焕然一新的服务体验吸引了更多游客驻足,让这座纳西风格庭院重新焕发生机。
漫步古城,像“宾家客栈”这样的精品民宿星罗棋布,总数超过2200家,犹如丽江文旅产业的毛细血管,滋养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每到旺季,游客们流连于这些精致的小院落,享受着纳西文化的浸润。一位来自北京的李先生沉醉其中:“在这家小院里晒太阳,身边是生机勃勃的多肉植物,抬头望去是蓝天白云和雪山相伴,真让人不舍离去。”
然而,轻资产、缺抵押的行业特征曾让民宿融资难以为继。建行云南省分行创新推出的“善营贷”产品,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困扰行业的枷锁。依托大数据精准“画像”,一举破解民宿行业融资难题。仅2024年,建行丽江分行就为211家民宿酒店提供了超6000万元授信支持。
在古城深处,纳西姑娘木晓初的特产店同样书写着涅槃重生的故事。“前两年,丽江游客一下子变少,那会儿我着急得几天几夜睡不着,好在有了建行的贷款支持,我们不仅坚持了下来,并且借机升级了服务品质,如今客人来到这里体验东巴文字、品尝云南咖啡、购买特产,赞不绝口。”木晓初在古城中经营着一家精品特产店,面对此前种种困难,对建行50余万元信贷支持这场“及时雨”记忆犹新,如今她的生意越来越火,信心越来越足。
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世界级旅游城市,2024年共接待游客8064万人次。在这片热土上,建行丽江分行持续发力普惠金融,累计向文旅产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95笔,金额达3.9亿元。无论是餐饮、住宿,还是文创、演艺,每一处都闪耀着金融活水浇灌的光芒,共同谱写着丽江文旅产业的复兴乐章。
金融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流淌在山水间的诗行。建行丽江分行的金融活水,不仅浇灌出了畅通的交通网络,更培育出全域旅游的繁花似锦。从雪域云端到湖光山色,从千年古城到现代驿站,每一处风景背后都闪耀着金融赋能文旅的耀眼光芒。
云南网通讯员 田伟国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