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谨防“蹭热点”式诈骗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06:36:50  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谨防“蹭热点”式诈骗

每逢热门政策出台或热点事件发生,经常有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关注度和信息差,实施针对性诈骗。7月底,《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诈骗分子在短时间内就布置好从引流到收割的完整骗局,不仅做出了高仿政务平台钓鱼网站,还利用“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等话术促使受害人做出不理智决策,可见其“蹭热点”手法之熟练,令人防不胜防。

高考季伪造录取通知书领取渠道、世界杯期间假冒彩票抽奖活动、灾后发布虚假捐款链接……“蹭热点”式诈骗屡见不鲜,其原因一是热点自带流量和话题性,相关内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二是人们对其降低了警惕性,当诈骗信息与真实政策、场景挂钩,往往让人难辨真伪。

“蹭热点”式诈骗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隐私泄露等危害,也会削弱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共信息的信任度,破坏社会信任基础,还可能导致部分群体对政策产生怀疑或误解,影响政策落地效果。

政策过渡期是诈骗分子“蹭热点”的高发期,当热门政策出台时,相关部门应同步发布权威的配套细则,尽量明确补贴领取方式、证件申办流程等,还要给公众提供官方的咨询渠道,提前发布防骗指南,压缩诈骗分子操作空间。还可加强技术赋能,提升大数据智能分析效率,第一时间对涉诈信息进行识别、拦截、溯源,对涉诈APP、域名等建立黑名单数据库,掐断诈骗的信息流。

公众应注意核实信息来源和可靠性,通过官方渠道、政务平台进行相关政策的查询、办理,警惕陌生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或下载APP,尤其要保护好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遭遇诈骗及时报警。

诈骗分子的手段借热门政策、热点事件不断翻新,但其蹭流量、套信息、盗资金的逻辑没有变。要多方合力、加强协作,共同构建起抵御“蹭热点”式诈骗的“防火墙”。(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