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暑期文旅市场主要指标创新高
记者9月15日从云南暑期文旅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暑假期间,全省文旅系统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创新谋划六大工作举措,极大地激活了文旅市场,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带动铁路、航空、用电量等实物量指标创新高。
按照最新文旅统计制度测算,7至8月,全省文旅市场共接待游客1.9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3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21.4%,创历年暑期最高。1至8月,入境游客人次、入境过夜人次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41.3%,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全省旅居人数达380.1万人,接近2024年全年389万人的规模。
抓跨界融合,形成齐抓旅游大合力。全面开展文旅与铁路、航空、邮政、金融、影视、气象等行业的跨界合作,从过去侧重文旅行业“单独干”转向“共同干”。按照“文旅搭平台、企业出经费、其他部门赋能”的思路,联合举办了6场系列活动和推介,带动行业企业单独举办数十场“+旅游”活动,具象化推广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品牌理念,同时有力助推了铁路、航空等行业发展。7至8月,民航、铁路旅客量同比分别增长6.54%、12.3%,均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昆明长水国际机场8月19日创下单日旅客量16.8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
抓产品创新,打造引客新亮点。我省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印发实施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14条措施,成功打出“云南之夜”这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子品牌;创新推出并组织“遇见云南”夜间民族特色广场舞,在全省遴选40个活动点,由各文化馆每周定期组织,让游客和市民在夜晚也能感受到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加大营业性演出引培和审批优化力度,1至8月举办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82场,超过2024年全年场次。
抓文化赋能,提升文化体验吸引力。组织开展26项抗战主题展览展示活动,编排推出一系列新剧目,其中《中国远征军》《西南联大历史展》等4个展览入选全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推介陈列展览;举办国门文化“极边好声音”赛歌会,展现云南边疆地区的文化魅力。省博物馆策划推出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后,成为游客排队深度体验的目的地,暑期日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抓典型引路,全面叫响“旅居云南”品牌。创新制定并落实正负面清单,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为旅居产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协调全省铁路、航空以及地铁、酒店电视开机画面、邮政等平台,植入“旅居云南”公益广告;推动旅居产品在在线旅游平台实质上线,协调推出“旅居贷”等金融产品,为游客和从业者提供便利和支持。暑假期间,全省旅居人数达99.83万人,同比增长67.4%。截至8月底,全省从事旅居业务的自然村达633个,较2024年增长11.5倍,盘活闲置房屋10543栋,且普遍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中央财办、文化和旅游部面向全国印发“旅居云南”经验做法,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对旅居云南作了报道,认为云南旅居“为全球旅游趋势的新纪元奠定基础”。
抓入境激励,提升入境游知晓度和体验感。组织海外媒体、网络达人、旅行商到云南踩线,亲身感受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并通过他们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印发实施“引客入滇”入境旅游激励方案,加大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扶持力度;开展6个州(市)16个点位入境游便利化跃升试点,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环境;联合昆明铁路局增开磨憨至成都南等方向动车,为川渝旅客直达磨憨口岸前往老挝旅游提供便利。暑期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5.18万人次、同比增长30.9%,接待入境旅游团队6874个、同比增长26.1%,磨憨口岸(公路+铁路)验放出入境旅客量创历史新高,入境旅游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抓市场守底线,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我省首次摸清全省A级景区索道、玻璃栈道、浮桥吊桥等的数量、基本状况,排查督办整改隐患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汛期每天调度研判,上百次预警,制定“A级旅游景区及重点项目关停指引参考(试行)”,实现暑期旅游无一起安全事故;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提级督办重点案件,在集中整治中开展“六个专项、两个突击战”,在人次巨量增长的同时做到了全省涉旅投诉、负面信息持续下降,维护了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记者 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