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年亿元专资助力!北京西城构筑“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记者从10月13日举行的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市西城区近期将推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12项支持措施及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十条举措。根据计划,西城区每年将投入1亿元专项人才经费,并通过深化央地校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政治中枢、经济大区、文化名城、宜居城区。”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在“双控四降”等背景下,西城区经济迈上新的千亿台阶,2024年GDP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38亿元;经济密度达11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超55万元,均居北京市首位、全国前列。
其中,西城区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凸显。金融街以不到全市万分之二的面积,汇聚资产规模达156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科新区六年时间完成楼宇改造43.4万平方米,汇聚头部企业269家,注册资本金超1400亿元。2024年,西城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400亿元,展现出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金融街党工委副书记、金融街服务局局长卢五星介绍说,经过30余年的建设发展,金融街已成为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聚集度最高、人民币资产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金融街秉承“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产管理高地。
据介绍,目前西城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05.4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的82.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3.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人才贡献率达到63.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支结构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是西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家明表示。
为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让人才安心扎根,西城区发布“西融计划”,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人才经费,评选100余名“西融人才”,分别给予100万、50万、30万的资金奖励;同步推出“西融人才服务卡”,依托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提供全链条的服务保障。
在平台搭建上,西城区以区级阵地“西融·人才港”为引领,构建“1+N”多层次、多类型人才阵地,常态化链接海外人才与资源。为大力支持青年人才科研攻关,近年来西城区累计投入超过250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撬动近5000万元社会资金,着力建立激励与保障并重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