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3家企业入选前程无忧2025年度典范雇主榜单
10月15日,前程无忧51job发布2025年度典范雇主榜单。本届评选以“韧性”为核心主题,共113家企业入选。
其中,首次上榜企业19家,来自快消/零售、智能制造等行业。实体行业的上榜雇主最多,如快消/零售、能源/化工/原材料、汽车/零部件,占总上榜企业数的41%。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75%的典范雇主显著扩大了其在人力资源领域对AI技术的投入与应用,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典范雇主对员工的“AI工具应用能力”与“数字化能力”要求占比均已突破40%。
超过半数的典范雇主(55%)在2025年同期雇员规模实现同比增长,超过七成的典范雇主表示2025年将维持或扩大社会招聘规模,校园招聘方面亦有近八成雇主保持稳定或增长态势。从人才需求结构看,技术类(54%)、市场营销类(35%)与生产类(31%)岗位招聘需求最为旺盛。
在积极“扩编”的同时,企业更聚焦于两大内部战略:保留核心与培养复合能力,以此提升组织韧性。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首要目标聚焦于“保留并激励核心员工”,区别于2024年排第一位的“组织变革和创新”。2025年员工能力发展目标显示,构建复合型人才体系已成为企业核心诉求。职能专项技能(55%)、组织与员工应变敏捷性(46%)与AI应用能力(45%)三大目标均衡分布,数字化能力与领导力并重(均为40%)。企业期待员工突破单一技能边界,通过跨领域能力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增效的复合竞争力,增强组织与个人韧性。
当前,上榜的典范雇主在人力资源领域正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市场急需的高级技术骨干(56%)与业务销售人才(49%)供给不足,且急缺程度比2024年进一步扩大,新兴的AI人才需求(31%)也持续看涨。同时,岗位层级的供需结构出现分化。一线员工(非研发类)的需求持续扩大,急缺比例从去年的40%升至44%;与此相反,高级管理人员的需求则明显收缩,急缺比例由28%下降至22%。此外,员工现有能力与企业未来发展需求间存在显著断层,尤其在战略性思考(73%差异)与适应变化能力(50%差异)两大核心素质上差距明显。
这些矛盾也促使企业人才策略与企业战略发生变化。77%的典范企业已将获取核心人才的方式,从依赖外部市场悄然转向强化内部培养,这一转变意味着“挖人”不如“育人”的理念正成为共识。此外,70%的上榜企业表示,企业正进行深度的组织变革以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