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素有普洱茶圣地之称,这片年均沐浴2088小时阳光的普洱茶圣地,澄澈天光不仅滋养着2.3万亩古茶林,更化作驱动绿色发展的“金色动能”——通过创新实施“茶光互补”模式,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融合的新画卷跃然而生。
走进勐海县勐混镇南背帮和勐宋乡石头寨,光伏矩阵如银色波浪起伏于山峦之间。光伏板下,茶树在氤氲的水雾中舒展着嫩绿的新芽。“光伏板下种植的茶叶味道更加醇厚香甜。”有着多年种茶经验的茶农马玉兰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茶树喜荫,光伏板刚好能挡掉过强的光照,旱季可以保住土地水分,雨季促进雨水排走,免得茶树长太快,采摘跟不上,冬季保温,对茶叶生长十分有益”。
勐海县“板上发电,板下茶香”模式背后,是建设银行的大力支持。2年前,石头寨、南背帮光伏项目规划初期,项目计划在两地一万多亩茶园和果园铺设光伏板,总投资17.24亿元,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达451.56MW,预计年均发电量约6.9亿度,年均节约标煤20.83万吨。然而,项目所需资金规模大,单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覆盖,资金来源曾一度成为项目负责人苦恼的问题。
在建行西双版纳州分行的支持下,为石头寨、南背帮光伏项目提供授信13.70亿元,确保项目如期实施。“建行不仅为我们解决了资金缺口,在利率上也给予了优惠,让我们‘轻装上阵’。”南背帮光伏项目负责人说道。
金融活水的浇灌,让茶产业链焕发新生机。“建行可真是帮了我大忙,收购鲜叶的资金一下就有着落了!”看着到账资金,岩温心里总算踏实了,脸上露出了的笑容。
勐海县茶农岩温多年来专注于收购鲜叶并初加工为普洱茶,今年春茶采摘以来,岩温因手头资金吃紧,难以大量收购鲜叶,眼瞅着市场上鲜叶供应紧俏,他急得团团转。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建行西双版纳勐海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37.18万元“裕农快贷”。
贷款到账后,他开始大量收购春茶鲜叶,平均每天可收购1000千克鲜叶,是以往的收购量的2倍,这些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等工序,制成晒青毛茶。恰逢外地茶商集中采购春茶,岩温的这批毛茶因鲜叶新鲜、工艺到位,很快以每千克60元的价格成交,仅第一批茶叶就卖了9万元。紧接着,他又用剩余资金收购鲜叶,制成毛茶出售,今年以来,扣除鲜叶成本、人工费用和贷款利息后,纯利润近8万元。讲起他的“致富经”,岩温神采奕奕。
今年以来,建行西双版纳州分行依托“裕农快贷”,为勐海县茶农、茶商解决种植、收购、加工等环节的资金难题。截至9月末,分行累计向1491户农户提供2.69亿元资金支持。从清洁能源生产到茶叶种植,勐海县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实践。当缕缕茶香穿透光伏板的间隙飘向远方,这片土地正在阳光与金融的双重滋养下,生长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云南网通讯员 玉丙罕 霍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