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财经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老字号的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0:29:00  来源: 云南日报

原标题:老字号的新活力

位于昆明老街的老字号潘祥记的门店。记者 胡晓蓉 摄
章永详正在调镜。记者 胡晓蓉 摄

位于昆明市南强街的德和旗舰店里,茶叶的醇香漫过陈列架,印有甲马非遗纹样的午餐肉罐头被年轻游客放进购物袋。而在昆明“弥里有乐”艺文空间内,昆明精益眼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兆君擦拭着展柜中一副1920年的黄铜镜架,这是企业收藏的600余件眼镜文物之一。不远处的工作台前,有着60多年工匠经历的特级眼镜调校师章永详持镊子轻叩螺丝,践行着“三分配镜,七分调校”的口诀,身后新式茶馆里,年轻人正围着西南联大联名款眼镜拍照打卡。

这些融合历史沉淀与时代新意的场景,恰是云南老字号守正与创新的生动注脚。

2025年《昆明市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后,132家云南老字号在政策托举下,在坚守百年技艺根基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年轻化表达打破圈层壁垒的方式,在传承与变革中续写商业新篇。

特色传承文化底蕴

融合现代市场

老字号孕育于历史长河,承载着文化精髓,根植在百姓生活,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截至目前,云南共有132家云南老字号,其中31家获评中华老字号,覆盖食品、药品、民族工艺、餐饮、茶叶等20多个行业。这些老字号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产品优势,成为云南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名片。然而,老字号也普遍面临着传统产品与售卖方式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年轻消费群体断层危机。老树如何开新花,创造新的增长点,成为当下老字号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省高度重视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昆明市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创新活力、对外交流、发展环境5个维度推出17条具体举措,为老字号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方位政策支持。昆明市商务局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老字号拓宽市场视野、提升品牌影响力。政策红利的释放,为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8月,云南省老字号协会成立,进一步凝聚全省老字号企业力量,推动资源整合、品牌提升和市场拓展,为云南老字号在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守正路上,云南老字号企业始终坚守品质根基与文化底蕴。作为百年食品老字号,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做原料好、品质优、味道佳的好产品。近年来,企业投资4.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采用121摄氏度高温杀菌工艺,依托智能化养殖基地构建专属原料链条,将黑猪午餐肉打造成中国高端午餐肉的领跑产品。在延续传统肉制品工艺优势的同时,德和坚持“清洁标签”理念,推动产品减油、减盐、减糖。“我们既要传承百年肉质罐头的技艺与形象,也要打破刻板印象。”德和南强街壹号店负责人李丹阳说。

为了让消费者“看见”品牌守护的文化底蕴,昆明精益眼镜有限公司筹建了收藏600余件文物的眼镜博物馆。“我们始终坚信‘三分配镜,七分调校’,这份对手工技艺的坚守,是流水线产品无法替代的温度与精度。同时,我们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用科技赋能服务,通过文化创意与消费者建立超越买卖的深度关系。”在李兆君看来,正是这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对现代的融合,推动着百年品牌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在昆明市金星小区,李记谷庄古色古香的小楼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这家拥有125年历史的普洱茶老字号,始终恪守传统制茶工艺,从原料甄选到渥堆发酵、陈化储存,每一步都遵循古法,确保普洱茶的本真风味,其团茶制作技艺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守传统的同时,李记谷庄也在主动寻求突破。“面对‘银发经济’与全民养生趋势,我们正在探索让百年茶艺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李记谷庄总经理张杨说。

一“老”永逸不是老字号的护身符,如何在“守”与“变”之间把握平衡,既留住传统的“魂”,又赢得市场的“新”,是所有老字号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众多老字号的探索表明:唯有扎根文化、面向时代,方能在传承中焕发持久活力。

向新而行创新破圈

让“流量”变“留量”

老字号的品牌信誉和号召力自带“流量”,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关键还在于提高产品力。

多家云南老字号企业把产品创新作为老字号对接现代消费需求的核心抓手,跳出传统思维定式,在保留核心技艺的基础上,针对现代消费场景与需求进行产品迭代与品类拓展。

精益眼镜与西南联大、讲武堂等推出联名文创,丰富了产品矩阵的文化内涵与时尚感,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中医药资源,开发了民族医药草本植萃护眼系列产品,如蒸汽眼罩、润眼液等;得胜桥致力于打造“云南小吃博物馆”,门店每个季度都会推出一个应季新品,现已打造出6个系列107个品种的特色小吃……

数字化转型与渠道创新为老字号拓宽发展空间。多数云南老字号已进驻主流电商平台,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德和罐头2025年上半年电商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同比增长55%。李丹阳说,德和的线上产品与线下产品侧重点不同,方便速食产品已成为电商平台“网红爆款”,此外,线上还可以引流至线下店促进购买,实现流量互相转化。2025年春节期间,仅德和南强壹号店日销售额就达14万元。

2025年餐饮老字号创新交流会上,美团宣布启动“中华老字号支持计划”,推出系列举措助力中华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美团为中华老字号定制专属线上标签,向中华老字号免费开放多种数字化工具等。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美团平台数字化助力下,老字号餐企不断焕发新活力,线上搜索量持续攀升。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团吉庆祥搜索量同比增速59.8%,外卖餐商品销量增速同比上升29.49%。建新园在美团大众点评搜索量增速达41.4%,外卖餐商品销量激增。

场景重构让老字号焕发年轻活力。精益眼镜打造的“弥里有乐”艺文空间融合眼镜博物馆、设计师店铺、新式茶馆等业态,每月举办超20场艺术展、读书会等活动,成为昆明青年集聚的文艺地标,更通过搭建沉浸式体验工坊让消费者动手制作眼镜、银器,让非遗技艺成为“可触摸的潮玩”。目前,精益眼镜构建的“有乐社群”已发展了4万名高黏性本地成员,通过50多个亲子、美学等细分社群,实现从交易到交心的转变,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

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作为中医药领域老字号企业、非遗医药技艺传承单位,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坚守非遗技艺核心精髓的同时,精准对接现代人群便捷养生、安全护理需求,推动老字号非遗技艺实现活态传承与产业转化。在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徐朝能看来,创新是昆药的DNA。“历经74年的发展,我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青蒿、三七、天麻‘三棵草’。”徐朝能介绍,随着“银龄时代”的到来,昆药紧跟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聚焦“健康老龄化”赛道,提前布局大健康产业板块,并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以守正筑牢根基、以创新开拓未来,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云南老字号,通过产品、渠道、场景的全方位创新,成功打破发展瓶颈,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未来,随着“新老字号”培育与“老字号”出海的稳步推进,云南老字号将持续书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新篇。(记者 胡晓蓉 实习生 朱建宇 侯清清)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