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首页     新闻     云南    社会    公益     彩云网评     扶贫热线     法治     教育   更多 更多
         邮箱     登录     注册
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消费 >>  正文
送孩子游学,少些功利性考量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9日 13:10:00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评论员刘孙恒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7名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孩子的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6%的受访家长今年暑假会让孩子去游学,21.8%的受访家长不会。70.0%的受访家长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参加出国游学项目,23.3%的受访家长觉得不太有必要。对于送孩子去游学,60.9%的受访家长建议要综合考虑家庭和孩子情况,不要盲目跟风。(6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游学如果真的做到边“游”边“学”,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助于塑造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品格,还只是浅显的受益。更深层次的利好,是可以提高自己跨语言交流的能力,培养多元思维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小多看看、多瞧瞧,多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体验,总归有益于成长。不过,若想游学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离不开一个大前提,即所“游”所“学”应契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自己主动参与其中,融入到角色当中去,同时孩子本身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与之相配。不然的话,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未读几卷书,但行万里路,有何用?

  此处想说明一个事实,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兜底,走得再远、看得再多,也很难有更深的感触和收获,也不会将征途中的挫折与经验,进一步沉淀为人生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像我们去旅游,走马观花式的看看,然后立此存照、发个朋友圈,炫耀自己已到此一游,除了获得一些感官印象之外,便不会有更多的触动。

  正是如此,当家长送孩子去游学的时候,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还只是小学生,心智还犹如“一张白纸”,在此语境下,就应该少一些功利性考量。不要急着让孩子在游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几多收获、几多成长,避免给自己和孩子太大的压力,正确的态度应是视游学为孩子成长的一个助力,致力于给孩子的未来埋下一颗火种,让孩子的人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这样。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可能一个模子造出来,纵使真的造出来,那也是以扼杀想象力、创造力为前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尽力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至于其他,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责任编辑:字月璐
相关阅读
1   昆楚大铁路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2   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3   昆明地铁周边写字楼“受宠”
4   专家:个税起征点提高 中上收入阶层获益最大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