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冲“万亿”级大关
春节期间银联网络首次破万亿。2019年春节假日期间(2月4日至2月10日,除夕至初六)通过银联网络刷了1.16万亿元(图4、5),创春节长假历史新高,交易总金额首次突破万亿级,较去年同期(除夕至初六)增长71.4%。从消费构成来看,吃饭、购物、出行、娱乐四大类消费在日常消费中占据绝对优势,消费者通过刷卡和“云闪付”App等创新支付方式获得优惠以及便捷地消费体验,也从侧面印证了消费马车在供给侧改革的春风下稳步驱行。
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首次冲至百万亿大关。2019年1月22日,中国银联发布最新交易数据:2018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达120.4万亿元,同比增长28.1%。“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快速普及,产品功能与十大便民支付场景建设持续完善,均成其数据冲关的有力加持(图6)。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银联与支付市场参与方秉持普惠便民的理念,不断推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支付产品,持续提升转接清算基础设施能力,丰富综合支付平台服务功能的体现。通过不断提高系统交易处理效率和峰值处理能力,为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各类合作伙伴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清算处理能力,以及更有竞争力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国内支付清算服务规范化发展,笑迎喜人成绩。
严守住风险关
担当与使命。2018年全年,中国银联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协查案件2.66万起,排查涉案资金达4589亿元,通过实时交易、货物和资金等拦截手段为产业各方及用户累计挽回风险损失3.65亿元。推动风控防控体系建设向专业化、智能化升级,为广大持卡人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网络欺诈率仅为0.0136%,持续位于全球低位水平,树立国内移动支付安全标杆。与此同时,银联手机闪付使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将实体银行卡映射到手机等智能终端上,商户、收单机构以及技术服务商不直接处理卡号,只处理通过严密算法转换的标记号,交易验证上采用动态密钥、云端验证等多重身份验证机制,确保了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
另外,2019年“断直连”与备付金集中存管等市场规范工作收尾,市场主体逐渐回归各自的业务本源。一方面,监管机构加强支付体系法治建设,引导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另一方面,银联通过普及消费者风险教育,为支付市场健康发展营造更为有序的生态环境。
中国银联十几载如一日构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时刻牢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担当与守护百姓支付安全的使命,严守风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