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财经频道 >> 专题 >> 正文
银联17周年:本固枝荣“银”可期 行稳致远“联”奋蹄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6日 14:51:37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硬技术助发展

  银联系技术产品服务境内外无缝衔接。一是以商业合作方式,参与建成了老挝的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还与泰国主要银行合作建立本地转接网络TPN(Thai Payment Network),并以TPN为基础,银联帮助泰国创建了自有借记卡品牌TPN。 

  二是与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共识,协助援建其建设本地转接网络。 

  三是以银联标准为蓝本,牵头编制并发布EMVCo(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二维码支付标准,并推动该标准成为泰国中央银行、缅甸银行业推荐标准。同时,该标准也成为亚洲支付联盟(Asian Payment Network,APN)的跨境芯片卡标准,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的7家主流转接网络已获得授权,把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 

  四是在支付服务境外本地化过程中,借鉴国内市场基于数字支付产品和综合支付解决方案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与当地市场相结合,技术标准、业务模式与创新技术的同步应用推动银联二维码支付、银联IC卡闪付等移动支付产品落地应用。如银联国际与菲律宾转接网络BancNet宣布推动其会员银行大规模发行银联芯片卡,这意味着首个基于APN芯片卡标准授权的发卡项目落地。 

  五是推动实体经济多元发展,2019年香港“转数快”和澳大利亚NPP等小额实时清算系统陆续上线,27家中资银行加入SWIFT GPI标准,CIPS二期系统正式投产,国内企业参与和影响国际支付清算市场的渠道进一步增多,境内外支付创新的关联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硬平台搭建支付软生态。近年来,银联在打造平台化创新产品方面,通过建立技术过硬的平台,进一步加快部署在境内外支付行业的生态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批可提供移动支付、支付标记化服务、退税、电子化营销等功能的平台系统。 

  一是全球首个由银行卡组织推出的开放式跨境营销服务平台“优计划”的推出,该平台顺应手机在旅客出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移动互联网,首次实现了对跨境消费的定位服务、精准营销和立减优惠,支持银联卡跨境营销服务,同时,使持卡人用卡体验全面升级。 

  二是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覆盖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四个方面,同时提供市场、技术、运营、客服在内的各种支持,是银联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各项监管要求的具体行动。 

  三是银联国际为境内外跨境电商、传统进出口企业打造的开放式B2B支付和服务平台,平台向企业客户提供跨境在线支付、在线收款、零售进出口结算、电子订单管理、企业信息和账户管理等综合性服务。 

  四是银联国际依据境外支付产业的普遍需求开发的“银联国际移动支付综合服务平台”,持卡人通过该平台的交易以秒级速度完成,同时交易采用支付标记化技术,银行卡卡号不存储在手机端,有效保障了支付的便捷与安全;对于合作机构和商户而言,平台提供了多元化、低成本、上线快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中小商户可以“零改造”开通二维码支付,大型或连锁商户能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二维码支付+营销”的“二码合一”。此外,平台还为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制造厂商提供个性化的接入方案,通过与手机厂商的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r)系统对接,即可实现等各种手机Pay的移动支付功能。

  实力、动力、合力

  与有实力的伙伴齐迈步

  与银行实现真正的互融。作为银行业统一入口“云闪付”App与商业银行App实现了内容共享,银联与银行各自积累着数量庞大的强黏性客户与B端客户,通过“云闪付”App的桥梁作用,整合共同资源,快速形成良好态势。如光大银行成为首家与“云闪付”App实现内容共享的银行,光大银行用户可直接在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和“阳光惠生活”App内查看“云闪付”优惠信息。 

  银联“云闪付”合作伙伴计划。平台化的运营是“云闪付”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银联致力打造以平台企业为核心、参与主体丰富多样、价值链条完备有序的产业生态,“云闪付”合作伙伴计划应运而生。中国银联会同产业各方在“共建、共享、共赢”的基础上,汇聚地推服务、软件集成、硬件创新等诸多领域的领军企业与专家,充分调动各合作伙伴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能力与创造性,通过与收单机构深度合作为商户提供收银系统、商品管理、会员管理、精准营销、用户引流、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后续推出的“云闪付”合作伙伴开放平台,将通过一站式、轻量化的接口模式使服务商快速接入,并实现专业能力的全面输出。同时,银联还推出“服务商分级管理体系”,对服务商进行风险控制和有效支持,“优胜劣汰”出更多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合规经营服务商,使用户可享受多方提供的优质内容与服务,行业各方也将相互赋能,实现协同共赢发展。 

  成为服务“三农”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实现了质的飞跃,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加快农村支付业务推广及创新,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 

  移动支付下乡。银联联合各地银行和支付机构积极服务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使“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在示范城市的顺利推进中,推动移动支付服务不断下沉县域乡村,加快电子支付业务在县乡市场的渗透,服务“三农”。中国银联将联合农村地区分支机构覆盖面广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云闪付”App等创新支付产品,加快电子支付业务在县乡市场的渗透,因地制宜为农村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更多场景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支付服务,努力推动基础支付业务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的有效延伸。 

  惠农支付创新产品。为解决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融资难和支付不便等问题,银联响应中央服务“三农”的号召,联合商业银行和涉农机构面向农村居民、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大户、涉农领域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业主等推出“福农卡”系列产品。该卡除拥有银行卡基础功能外,还具有国家和地方各项涉农补贴代发、小额循环贷款、农资农具直销、涉农产业联盟等多项特色功能。2018年上半年,“福农卡”实现跨行交易笔数2.46亿笔,交易金额7438.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0%、53.02%。 

  不断完善的受理环境。在支付服务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农村市场,支付服务提供方将因地制宜地推进县乡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银联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出台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通信优惠、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与各地省农委、当地农业协会探讨合作并争取相关支持,联合成员机构对“三农”商户受理银行卡实行手续费扣率优惠,降低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成本。截至2018年6月末,接入银联跨行交易网络的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共约1137家,银行卡受理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区,县域及以下活动POS终端达551.34万台,服务农村居民超过6亿人。2018年上半年,实现POS交易笔数11.89亿笔,交易金额6.5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赵琳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