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几乎每间隔一分钟就有飞机起降,每天成为超过10万名不同肤色、文化、语言旅客的始发地与目的地。这些年来,昆明机场的旅客吞吐量2014年突破3000万人次,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473万人次,排名全国第六位。2018年长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4709万人次,伴随着长水机场的成长,空港经济区跃身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
工作原因,豆海东每天都要驱车出入空港经济区的地界,他说,空港经济区的变化十分明显。“红土航空2016年成立时,机场周边并没有太多成熟的配套,航司维修部门的人从机场回到办公室,需要等半个小时的公交车。现在,机场就像一个不夜城,进出机场的车辆24小时不间断。就连地产企业,也将发展目光放在了空港,3年前,这里的房价才3000多,现在,已经7000左右了……”
不仅如此,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加持,更是让空港经济区得天独厚的优势积蓄着更加惊人的发展能量。
紧跟空港发展的步伐,红土航空亦在积蓄能量。2016年,红土航空落子空港经济区,2017年7月,红航引进同程旅游作为公司战略股东,借助同程旅游大量客户资源和强大的旅游组织能力,一步步地向中国首家互联网+精品航空公司的目标迈进。截至目前,红土航空从成立时的3架飞机,发展成为了拥有12架客机的新晋企业。豆海东透露,一直以来,红土航空致力于以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易和服务,力图涵盖从订票、值机、乘机,从空中到地面都形成一个闭环的“互联网+”服务生态链,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自助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同程旅游的加入,红土航空注入了互联网基因,“互联网+精品航空”也成为红土航空的战略目标。未来,红土航空围绕“互联网+航空+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涵盖基地运行中心、货运物流运输、航空食品生产、模拟机培训、航空主题酒店及航空培训学校等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预计到2022年,红土航空的机队规模将达到30-50架,2027年则达到近百架,进入中型航司的阵营。
发展临空经济、布局高新产业、构建综合交通、打造现代物流、聚集精英人才、建设城市配套……每一个民航人都在见证着这些年来长水机场与空港的变化,发展强劲、支撑有力,为红土航空这样的民航企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土壤和机遇,云南空港经济区这盘大棋越下越活。
现在,云南网携手东原集团发起的“云上空港·世界共享——封面人物共话空港未来”专题已上线,大家可扫描二维码进入专题与省内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入驻空港片区的企业、学校代表一同看空港经济区发展。
云南网记者 李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