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9日,民航局正式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版)。新修编总规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飞机起降76.2万架次,远期(终端)年旅客吞吐量1.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00万吨、飞机起降84.8万架次需求进行用地控制。
在此之前,2月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方案完成了征集评选工作,一架更大、更现代、更节能的“飞机”将紧紧停靠在T1航站楼的东方。宛如东升的旭日,随着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这个国内领先的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不断建设,将催生出新的增长极,引领空港经济区全面崛起。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郭建祥在解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方案时介绍,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主楼设计年旅客量为6700万人次。
数据显示,每100万旅客可以为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收益,每新增一个航班将增加750个工作岗位,约有20%的旅客会在机场区域食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此可见临空经济具有强大的空间牵引力。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加强与空港经济区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随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建设,空港经济区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4年磨砺,空港经济区已成为云南滇中新区发展的新引擎,乘着临空经济发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东风,空港经济区将插上经济腾飞的有力“翅膀”。
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年5月21日,空港经济区党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总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健全监督体系,着力提高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高质量推进国际航空大都市核心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5年来,空港经济区党工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作为党工委班子成员应尽的政治责任、应守的政治纪律、应负的政治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签订《2019年党建目标责任书》、制定《空港经济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方案》、采取警地干部交叉任职的方式,从派出所抽调一批优秀干警到9个社区兼任第一书记,主要负责社区社会治安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完成20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工作,对362名社区、小组干部进行了任职资格联审。空港经济区构建了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多方联动,基层党组织覆盖广泛,组织有力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打通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治理整合发展的瓶颈,实现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
未来,空港经济区将分类抓好社区、机关、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党建”向“智慧党建”优化升级,全面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城市党建工作,建设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人才、服务群众。在社区、机关、国企和“两新”组织党建中建设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党建示范精品工程,力争用1至2年时间,形成“空港先锋·跨越建功”党建工作品牌。
五层规划圈争做开放前沿
作为“空港发展的动力源”,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犹如一只展翅的鲲鹏停留在春城大地上。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滇中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空港经济区将举全区之力全力建设临空经济区,毋庸置疑,随着临空经济发展,空港经济区所处区域受益最大。
空港经济区已从“四区一城”为发展定位,逐步成为以基地航空、航空服务、航空物流、多式联运物流、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服务、商务会展、高新精轻制造业、生物医药、综合保税、文化休闲等新经济支撑的国际航空大都市。
目前,临空产业园、航空物流园等片区建设全面启动,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空港这片投资的热土上遍地开花,展现了空港经济区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风貌。
从空间结构看,空港经济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圈层发展结构。第一圈层为“飞机经济”,紧邻跑道,围绕飞机,发展机场基础功能和相关功能所需的刚性产业,比如航空运输、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服务等;第二圈层为“航空经济”,在空港紧邻区域内,发展以航空运营、航空公司、机场相关员工及旅客服务等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比如航空装备制造、航空商业、跨境电商、电子信息等产业;第三圈层为“临空经济”,依托航空要素,借助航空运输优势吸引航空关联产业,如高科技产业、会议会展产业、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第四圈层为“相关经济”,面向广阔的临空产业辐射区,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与其他空港经济区不同,云南昆明空港经济区还拥有第五圈层“辐射经济”,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与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利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国际影响力,空港经济区正朝着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开放前沿的方向发展。
纵观空港,随着云南滇中新区、昆明市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利好不断。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不仅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提升,商业、医院、学校等配套也将呈现出明显优势。
空港经济区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群规划的衔接融合,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片区规划,形成了以临空产业园、航空物流园、空港商务区、综合保税区、小哨国际新城为重点的连片开发格局。通过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编制试点,提升国土利用质量效率,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切实解决基本农田不连片、零星破碎问题,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的确定,对于空港经济区来说可谓利好叠加,产业和人才的引进方面,将迎重大利好。未来,随着空港经济区、官渡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空港经济区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必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资源聚集空港。